母亲对他来说是内心唯一的柔软,让母亲看到自己最不堪的一面,不符合俞笙的心理。
画室呢?他会去哪找一个画室?
他已经没有那辆套牌车了,再去二手车场买一辆吗?
最后一幅了,也不用再杀人,可能不必那么麻烦?
对聪明人来说,远了不一定安全,近了不一定危险,有没有可能玩灯下黑?他绝对有胆子干得出来。
先排查再说,以曲川死亡现场为中心,向远处辐射。
“马上清查画室和栀子花圃,以曲川死亡现场为中心。”陈益开口,“本地人查起来事半功倍,江姐,你带人负责。”
江晓欣:“好。”
专案组动了起来,支队的人也动了起来,人手不够,秦河与谢云志加入了排查工作,前往一线。
陈益也是如此,带着秦飞等人离开市局准备摸排。
刚刚打开车门,他动作停顿,在原地发呆。
秦飞正要上主驾驶,见状询问:“陈队,怎么了?”
陈益没有回答,眉头皱了起来。
刚才的推断是按照正常人思维来的,确定了俞笙的作画逻辑后,顺理成章认为他可能会选择画室。
那如果俞笙预判了警方的动作呢?
不能把他当做正常人,他的思维和正常人是不同的。
如果俞笙预判了警方的动作,但依然还需要画室的话……最好的办法就是diy,既保证了安全,又能将效果做到最好。
比如,一比一复刻家中画室的环境。
什么叫一比一复刻,所有物件都要尽可能保持一致。
尤其是……栀子花!
陈益莫名看到了一副画面:
阳光透过破旧的窗帘缝隙,斑驳的洒在狭窄而凌乱的画室里。
俞笙安静的坐在破旧的画架前,手中的画笔和刮刀在画布上缓缓游走,劣质的油画染料有点刺鼻,但他正在心无旁骛认真创作着,疯狂勾勒出一个又一个线条,疯狂发泄内心对油画的厌恶。
画面好像时空交错,既能看到现在的俞笙,又能看到年少俞笙的影子。
房间差不多,环境差不多,画架差不多,情绪差不多。
唯一不同的,就是已经长大的俞笙。
他不再是那位曾经被父亲逼迫的少年,而是一个手染鲜血的疯子。
“栀子花,不需要身份证,绝对的隐私,蔡雯雯的死……”
闪电洞穿陈益的脑海,他猛地抬起头,立即上车。
“快!出发去翠平花园!”
翠平花园?
秦飞微愣,有些诧异,不是去排查画室吗?
他没有问出疑惑,立即发动汽车改变目的地,向翠平花园疾驰而去,少说话执行命令是他最大的优点。
路上,陈益拿出手机打开地图,搜索翠平花园附近所有的花店。
方圆五公里范围内,大大小小一共有十七家花店。
俞作青的妻子每天打理栀子花,花一定要新鲜,俞笙如果要复刻,必然当天购买。
十七家花店,一家一家的问。
封锁的道路,俞作青妻子的墓地,艺术氛围浓郁的画室,景色优美的花圃,还有蔡雯雯被杀的翠平花园,能想到的都已经覆盖,陈益有预感,他就在调查范围内。
逮捕俞笙
陈益不记得这是他第几次踏足翠平花园所在的街道,自从蔡雯雯被杀并案成立专案组,他期望技侦能在案发现场找到更多线索,最终也只确定了嫌疑人当场作画的事实。
任何指向性线索,都没有得到。
期间陆永强说过一句话:做了这么多年现勘工作,这是他碰到的最干净的现场。
所谓的干净,不是把案发现场打扫的整洁如新,而是带走了所有警方需要的痕迹。
残留的,只有颜料,还是在利用现代高科刑侦技术的情况下。
如果放在几十年前,如果嫌疑人没有连续作案,此案变成悬案的可能性极大。
陈益想过这个问题,每一起案件都有源头可寻,没有如果,只有必然。
“您好,警察,请问最近见过这个人吗?买的应该是栀子花。”
“或者带着口罩,很高,很瘦,不爱说话,您仔细看看仔细想想。”
“好的谢谢。”
十七家花店,陈益带人一家一家的走访询问。
“见过,买的就是栀子花。”
当来到第十二家花店时,店主给出了肯定的回答。
陈益知道,他距离俞笙还有一步之遥,现在是下午四点半。
“喂?耿局,应该是找到了,他在翠平花园。”陈益拨通了耿建清的电话。
“翠平花园?!”耿建清非常意外,声音急促,“具体房间号知道吗?”
陈益:“需要查。”
耿建清:“你确定在那?”
陈益:“百分
情欲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