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因为皇庄的春玉米大丰收,再加上另一个皇庄的夏玉米,军粮的缺口算是补上了。
&esp;&esp;但军饷的问题又来了,而且更艰巨。
&esp;&esp;受农时所限,姜舒月有赚钱的法子,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赚到这么多钱。
&esp;&esp;追缴欠款是目前唯一来钱快,且不会对百姓造成二次伤害的办法。
&esp;&esp;有太子全力支持的话,很值得一试。
&esp;&esp;而且向户部借钱这事,现在不显,等到皇上晚年,积重难返,差点把国库掏空。
&esp;&esp;更可气的是,有些人根本不差钱,却因为借钱的人多了,逐渐形成一股风起,当官的不向户部借钱,就是装清高,在官场都混不下去。
&esp;&esp;如果把这种歪风邪气扼杀在摇篮里,有利于朝廷,有利于百姓,更有利于四爷。
&esp;&esp;现在动手,一来有太子帮忙,压力更小,二来得罪的人也少,省得即位前还要接下烂摊子,成为众矢之的。
&esp;&esp;四爷换好便服,伸手将人揽住:“太子帮忙是有条件的。”
&esp;&esp;瞬间猜到太子的条件是什么了,姜舒月脑中天人交战,问冯巧儿她肯定愿意,这几天不让她去还在闹情绪呢。
&esp;&esp;可毓庆宫是个什么情况,姜舒月了解过,就巧儿这点道行,活不过三集。
&esp;&esp;出了含珠这事之后,又让她清楚地意识到毓庆宫的复杂,和太子的凉薄。
&esp;&esp;早该断了的。
&esp;&esp;冯家人可以说是原主的恩人,现在原主不在了,姜舒月占了这具身体,有义务替原主照顾好他们。
&esp;&esp;“太子的条件是什么?收了巧儿吗?”姜舒月深深吸气。
&esp;&esp;抱着她的人轻笑:“不是,像往常一样,让巧儿去毓庆宫吃点心。”
&esp;&esp;那没事了,在姜舒月的接受范围内。
&esp;&esp;换好便服,四爷带着姜舒月回到堂屋。
&esp;&esp;四爷什么都没说,朝太子点点头。
&esp;&esp;太子勾唇,微微颔首。
&esp;&esp;姜舒月:感觉自己像卖女孩的小火柴。
&esp;&esp;等冯巧儿被喊进屋,看着她殷勤地服侍太子,又是倒茶,又是端点心,姜舒月又觉得自己不像小火柴了,更像阻碍牛郎织女自由恋爱的王母娘娘。
&esp;&esp;在冯巧儿恢复了每月初十去毓庆宫吃点心的时候,四爷与太子各自呈上一份奏折,请求清点国库欠条,进行追缴。
&esp;&esp;这下皇上还没表态,朝会差点变成菜市场。如果官员们手里有臭鸡蛋烂柿子,如果可以无差别攻击,此时太子和四爷身上肯定已经挂彩了。
&esp;&esp;与历史上不同,现在的康熙皇帝春秋正盛,还没老糊涂到借出很多银子,经提醒,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。
&esp;&esp;“这才几年啊,国库已经借出这么多银子了?”不算不知道,一算吓一跳,康熙当真被吓了一跳。
&esp;&esp;一笔一笔全是小额,有几千两,有几百两的,不经意就借出去了,他完全没感觉。
&esp;&esp;四爷已经带人测算过,自有户部官员汇报详细数字,并将两大箱借条抬到龙椅前,请皇上御览。
&esp;&esp;“皇上,四贝勒和户部的人一起测算过,只需将这两箱欠银追缴回国库,便可弥补明年军饷的亏空。”
&esp;&esp;太子顶着下方无数眼刀,和索额图拨浪鼓似的摇头暗示,打响了催缴欠款的第一枪。
&esp;&esp;御门前霎时静极,落针可闻,四爷就是在这死一样的寂静中,站出来支持太子,并表示愿意接下这个重担。
&esp;&esp;“皇上,旱灾持续两年,加征税赋恐生民变。”
&esp;&esp;担子落在肩上,确实不轻,可在他与姜舒月彻夜商量之后,忽然变轻许多。
&esp;&esp;“皇上仁慈,肯用国帑接济百官,百官无不感激。如今朝廷用兵,粮饷短缺,也该是百官回报的时候了。”
&esp;&esp;谁都为难招窄的时候,你难过时皇上接济你,现在皇上缺钱了,总该还回来了吧。
&esp;&esp;太子打响了追缴第一枪,自然要以身作则:“皇上,毓庆宫向国库借银五万两,今日归还。”
&esp;&esp;太子有备而来,当场让人将银子抬到御门前,与户部交
情欲小说